首页 资讯 > > 正文

一文读懂关于最近“二阳”的几个热点问题!-视焦点讯

来源:上洋中医宛医生 发布日期:2023-05-18 09:14:40 分享到:

最近,朋友圈等自媒体里的一些人称自己“二阳”了;也有些人幸运地躲过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第一波发病高峰,但却在最近“初阳”了。

那么,什么是“二阳”?为什么会“二阳”?“二阳”的症状会不会比“初阳”严重?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大家最关心的这几个问题。


(资料图)

什么是“二阳”?“二阳”和“初阳”“复阳”有何区别?

“初阳”

指第一次被新冠病毒感染。

“二阳”

指初次感染者在彻底康复几个月后,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检测再次呈阳性,且绝大多数出现发热等症状。

“复阳”

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呈阴性之后,短期内(通常为数周内)再次检测又呈阳性,一般不会再次出现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二阳”?

一般来说自然感染或接种过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一定的抗体来保护自身免遭感染。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初阳”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一般半年之后再次感染的风险会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或者流行的毒株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导致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增加感染风险。例如,去年底第一波疫情的时候,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奥密克戎BA.5或BF.7变异株,而现在流行的主要是XBB系列变异株。

“二阳”的症状会比“初阳”严重吗?

“初阳”和“二阳”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二阳”症状通常比“初阳”轻,恢复的也快。目前流行的XBB系列变异株对人体的致病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是不是就代表“二阳”了?

除新冠病毒外,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均可引起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因此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应该以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为准。

发现自己或家人“二阳”了,应该怎么办?

发现“二阳”后无需恐慌,根据病情可自行使用对症调治药物或到医院就诊。

老年人、孕妇、有基础性疾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二次感染后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居家调治者在转阴前应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同时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外出的建议佩戴N95或KN95口罩。

如何预防“二阳”?

预防二次感染个人防护仍然很重要!

①戴口罩

身边有病例发生时,或是进入医院等重点场所应佩戴口罩。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参加大型活动时,仍然建议佩戴口罩。

②勤洗手

外出归来、饭前便后、照顾病人时、接触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需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

③重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掩口鼻。避免聚集,倡导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④常通风

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⑤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3 今日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