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了吗?这些误区一定要知道!_全球观热点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5-28 01:12:48 分享到:

近日,“二阳”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起关注。

5月2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第20周疫情周报。报告显示,北京新冠的报告发病数已连续四周列于榜首,其中第20周的报告发病数是第17周的近4倍。


【资料图】

感染新冠不发烧意味着免疫力更强?“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了吗?……关于“二阳”的多个认知误区,大家一定要知道!

感染新冠不发烧意味着免疫力更强?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洋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不发热并不代表免疫力强或弱。发热只是人体感染后的反应之一,并非每个人感染后都会发热。

有些人免疫力很好,感染病原体后很快被消灭,人体还没来得及启动发热机制,“战斗”就已经结束了;还有一些人发热的体温并不在常人的发热体温标准内,只是较自己的基础体温略高,这样就检测不到发热,这些都是感染后不发热可能的原因。

一般看免疫力强和弱,不是看发热,而是看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比如感染新冠后核酸转阴时间长肯定比短时间转阴的人免疫力要差一些。

“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研究员尹遵栋4月19日在《新闻1+1》中表示,不论是接种疫苗还是人体感染康复后,都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免疫,对后续病毒的侵袭带来相应的保护。但现在国内外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会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

尹遵栋介绍,综合考虑国内当前各类人群的接种或感染背景,主要是那些没有感染,也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以及虽有感染但前期没有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抗原刺激不够数量,建议接下来要接种疫苗。

一个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永涛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目前,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正常人而言,“最多只能感染8次”的说法毫无科学性,且再次感染后普遍症状较轻,大家无需太过担心。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向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并没有会感染多少次的定论,但一个人多次反复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的确存在。目前的观察研究均表明,再次感染后的症状会越来越轻。一方面是因为机体在首次感染后产生了对病原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病原体在传播流行的过程中,通常自身也会朝着致病性逐渐减弱、感染能力逐渐增强的方向发生变异。

出现嗓子痛就是“二阳”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咽喉痛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遍表现。不论是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或是其他细菌感染,都会累及上呼吸道,使其出现疼痛等症状。

每个人的反应也不一样,有的人敏感性较高,感染后咽喉肿痛、“刀片嗓”等症状都会出现,但还是要客观对待,症状不一定都是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

“二阳”后就不用再防护了?

无论何时做好个人防护都是避免感染新冠的关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宇在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感染者的出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此前尚未感染者由于免疫力下降或接触到了传染源而发生感染;二是此前感染过的人,随着时间推移,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再次暴露时被感染。

无论是上述何种情况,都面临着两个相同的因素,就是自身抗体水平不足与暴露于存在新冠病毒的环境中。因此,只要针对这两个方面去防范,避免被感染或尽量延后晚感染时间完全有可能的。

一是要接种新冠疫苗。在完成全程接种的基础上,积极接种加强针,体内抗体水平会迅速上升。无论是尚未感染者,还是曾感染过,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且已达到疫苗接种时间,建议还是要尽快接种。

二是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感受不到周围有感染者,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在。建议大家还是要佩戴好口罩。同时,生活中要勤洗手、多通风,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区域。

如果出现了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一定要积极就医。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3 今日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